<option id="sghx8"></option>
<menuitem id="sghx8"><strong id="sghx8"></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sghx8"><strong id="sghx8"></strong></menuitem>
<samp id="sghx8"><ins id="sghx8"></ins></samp>
<menuitem id="sghx8"><ins id="sghx8"></ins></menuitem>

<progress id="sghx8"></progress><tbody id="sghx8"></tbody>
  • <tbody id="sghx8"></tbody>
    1. <menuitem id="sghx8"></menuitem>
    2. <tbody id="sghx8"><bdo id="sghx8"></bdo></tbody>
        <tbody id="sghx8"></tbody>
        <samp id="sghx8"></samp>

          <progress id="sghx8"></progress>

          東莞創新污水處理運行機制 大力推進水環境整治工作

          東莞市政府日前下發的《加快推進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2015—2017年)行動計劃》出臺,東莞將用3年時間,通過實施污染管控、面源清理、截污治污、水體修復等綜合治水措施,大力推進全市水污染綜合整治,改善水環境質量。

          東莞創新污水處理運行機制 大力推進水環境整治工作

          東莞市政府日前下發的《加快推進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2015—2017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今年內,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5%以上,全市截污主干管網全面建成通水,石馬河流域和水鄉經濟區35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工程基本完工,松木山水庫基本解決污水直排問題。到2017年,全市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形成體系,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將達到85%以上。

          截污治污 7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將擴建

          根據《行動計劃》,東莞將用3年時間,通過實施污染管控、面源清理、截污治污、水體修復等綜合治水措施,大力推進全市水污染綜合整治,改善水環境質量。

          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計劃將著力提高東莞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和污水進水濃度,修復污染嚴重的石馬河、茅洲河等主要河流水系,改善松木山水庫、同沙水庫等飲用水源水庫水質狀況,全面提升全市水生態文明水平。

          《行動計劃》提出,2015年,東莞將基本完成石碣沙腰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及其配套截污管網工程。2016年,全面完成謝崗、厚街沙塘、松山湖北部、橋頭、塘廈林村、萬江、鳳崗竹塘等7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擴建,新建東城東部污水處理廠,新建長安和長安新區合建污水處理廠。2017年,完成虎門寧洲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工程。

          在截污管網建設上,力爭2015年年底前,全市截污主干管網工程全線通水,投資20.5億元基本完成石馬河流域200公里和水鄉經濟區15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工程。在此基礎上,用3年時間,再投入約26億元建成不少于40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

          經費來源 明年起鎮街試行PPP建設模式

          根據《行動計劃》,東莞決定對列入三年行動計劃的不少于40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建設資金統一按照市、鎮5:5分攤,且不在污水處理費中列支。市投資建設項目將優先安排水污染治理項目。

          《行動計劃》提出,東莞將創新污水處理廠和截污管網建設運營機制,積極探索通過增資入股、股權改制等形式,將全市污水處理設施納入市場化建設運營范疇,加快推進BOT污水處理廠和截污管網資源整合。

          為此,東莞將大力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建立完善市場化運作機制。未來東莞將以市水投集團為平臺,廣泛引進社會投資者參與合作,共同推進全市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設與運營。2015年6月啟動相關調研,2015年9月底前完成資金籌集方式的調研報告并制定相關方案。2016年,在條件成熟的鎮街(園區)試點推行PPP等建設模式。

          河流治理 完成17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

          《行動計劃》提出,2017年6月底前,按照“河暢水清、功能健全、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目標,全面完成謝崗、虎門、沙田等17個列入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項目區(包括市內調整項目區)建設,通過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溝通、生態修復等措施,著力恢復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澇能力,改善水環境。

          2015年起,按照“滯、蓄、截、疏”的思路,達到枯水期污水基本截斷,初汛期小流量截走大部分石馬河污水的目標,重點推進石馬河河口節制閘工程、擴建調污箱涵工程、重建建塘反虹涵工程、潼湖兩涌(謝崗涌、東岸涌)整治工程、重建陳屋邊水閘工程、石馬河流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截污次支管網、內河涌整治、簡易垃圾填埋場等工程建設。

          2016年,基本完成石馬河橋頭、鳳崗、塘廈、清溪段清淤疏浚和岸線整治前期工作。2017年,基本完成石馬河河口節制閘工程、擴建調污箱涵工程、重建建塘反洪涵工程和陳屋邊水閘工程。

          2015年,全面開展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包括長安和長安新區合建污水處理廠建設、茅洲河流域截污次支管網、人民涌和陳葵涌連接渠綜合整治、新民涌排渠生態修復、茅洲河界河段綜合整治工程等,逐步推進重污染企業入園以及升級改造或淘汰工作。

          2017年底前,完成長安環保專業基地后續工程建設,實現茅洲河水質逐年改善。

          具體目標

          到2015年

          各類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5%以上

          全市截污主干管網全面建成通水

          石馬河流域和水鄉經濟區35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工程基本完工

          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

          松木山水庫基本解決污水直排問題

          水質得到初步改善

          到2017年

          全市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形成體系

          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85%以上

          進水的化學需氧量年平均濃度基本達到180毫克/升、氨氮年平均濃度基本達到18毫克/升

          基本實現大小排污口全面截排

          杜絕廢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涌水庫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主要河涌水庫水質進一步改善

          初步形成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健康水生態系統

          (來源:南方日報)

          上一篇:
          下一篇: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

          av资源网